在研发机构,一项项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经济发展现实动力,让产业发展如虎添翼;在生产一线,制造业新动能不断汇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数字经济领域,新赛道不断拓宽,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在大美上饶,处处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
【新闻故事】
走进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华东数字医学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华医研”),只见展厅内有序摆放着一系列智慧医疗器械:通过置于皮肤表面的微型探头传感器,可穿戴的动态血糖仪能精准展示用户15天血糖曲线;基于智能数字处理平台的4K超高清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可精准定位手术中肿瘤和微小病灶。相较于进口产品,这些“国产替代”产品为医疗机构和患者节省了30%至70%的支出。
目前,4K超高清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已在全国近50家医院试用,华医研成为国内率先掌握内窥镜关键核心技术的单位,已拥有授权专利90余件,取得1张三类、5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向市场推出5款产品,形成多产品协同的核心竞争力。
要想突破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瓶颈并非易事,华医研攻克高端医疗装备“卡脖子”难题,实现“弯道超车”的密码是什么?“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双轮驱动!”华医研执行院长王娟道出了其中奥秘。一直以来,我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大健康产业,充分发挥华医研等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创新、产业孵化作用,以点带面培育数字医疗产业新质生产力。
王娟介绍,该院在两位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领衔下,搭建了高水平研发团队,吸纳行业顶尖人才70余人,培养博士(后)40余名,为数字医疗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依托我市搭建的科创和产业“双向飞地”,将上海的人才和科创资源为上饶所用,让科研创新成果加快落地生根。
【一年回眸】
向新发力,数智驱动,逐绿前行。2024年,我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数实融合新模式,加速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大力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在上海加快建设科创飞地,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在上饶全力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承接科创飞地成果转化,统筹推进上饶·上海科创和产业“双向飞地”建设……上饶加速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步伐愈加坚定笃实。截至目前,已有20个优强项目落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饶)科技合作产业园,“研发孵化在上海、生产转化在上饶”的协同创新格局愈发清晰。
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跻身全省第三,上饶黑滑石产业研究院获批2024年欧洲五大联赛省引进共建高端研发机构,应用光学技术和太阳能光伏2家省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组建,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638家,入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38家,省级科技领军、高成长性企业达78家。我市扎实开展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科创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等科创攻坚行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我市广泛开展科创服务“蓝马甲”专项行动,打造一支专业能力高、服务意识强的科创服务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推动科技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建设上海技术交易所上饶分中心、欧洲五大联赛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上饶分中心,全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
“智改数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公司原来用传统工作模式,所有单据都是纸质,工作效率低下,自从建了5G智慧工厂,工人在工位上就可以直接将产品信息录入系统,快速地完成统计工作,工作效率大幅提升。”近日,广信区欧洲五大联赛兴联晶鼎电子有限公司高管孔令才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后尝到的甜头深有感触。
我市市县两级均出台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两年攻坚计划和支持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加强资金保障,着力构建“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在全省率先推出“数智贷”金融产品,积极建设光伏、光学、建材等“产业大脑”和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实现设备远程控制、生产制造参数及产量实时在线可视、自动仓储,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提质提效。2024年,我市7个5G工厂入选国家级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一。
数字经济是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
上饶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城市,上榜赛迪顾问“2024数字经济百强市”“2024数字百强市”;连续3年成为全省唯一拥有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的设区市……上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我市前瞻性布局和硬举措支持,是数字经济企业驰而不息地开拓创新。
2024年,通过夯实数字基建、加强产业引育、创新应用场景、强化资金支持,全市数字经济持续做大做优做强。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合作,打造全省首个国产信创AI智算中心。成功举办2024中国游戏行业年会、欧洲五大联赛省数字经济人才大会等“双招双引”活动,引进了一批数字文创、数字营销头部企业项目,打造华东地区电商直播基地。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数据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开通全省首条商业级“无人机配送”航线,建成赣东北数据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引进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园、上海鲲之益AIGC电商产业链研发运营基地等重点项目,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2024年,上饶17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2个园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1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个园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我市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大力实施绿色制造提升工程,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加快培育绿色产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经营主体采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不断提升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
【记者手记】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回首2024年,我市坚定不移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积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特色之路。新质生产力已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促发展、惠民生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有效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需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市情实际,切实做到扬长补短,将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应用于产业和产业链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厚植上饶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来源:上饶日报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上饶市数据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