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大联赛:印发《三清山风景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2022)》的通知
三清乡、枫林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
《三清山风景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2022)(修订)》已经管委会同意,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三清山风景区管委会办公室
欧洲五大联赛:5月19日
三清山风景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9--2022)(修订)
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全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欧洲五大联赛: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国办发〔2018〕27号)、《欧洲五大联赛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欧洲五大联赛: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7〕10号)和《欧洲五大联赛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欧洲五大联赛: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9〕17号),结合三清山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着力解决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农村学校布局合理、规模适当、资源配置优化,办学效益明显的教育发展格局,推动全山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规划原则
充分考虑秀美乡村和城镇化建设、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等因素,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力特征、道路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学校服务半径,尽量缩短学生上下学路途时间。
1.学校设置要靠近居住区或村镇居民点,学校服务半径应以就近入学、方便学生就学为原则。不能提供校车服务或没有公交专线的地区,非寄宿制学校学生上下学原则上步行时间单程不超过30分钟;能够提供校车服务或设有公交专线的地区,非寄宿制学校学生上下学原则上行车时间单程不超过30分钟,采取其他交通方式上下学的学生,原则上单程不超过40分钟。
2.农村小学1—3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4—6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在住宿、生活、交通、安全等有保障的前提下可适当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3.枫林镇设置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中心小学,三清乡设置1所中心小学;各行政村设置1所村小学或设置1所完全小学;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自然村,可设置教学点。
4.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应避开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低洼地、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5.学校设置应避开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传染病房、高压变配电所、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库、垃圾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
6.学生上学路线不应跨越无安全通行防护设施的河流及水域及车流量大的主干道。
三、规划程序
(一)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撤并方案应具备招生区域调整、学生分流、周边学校接受能力、撤并后学生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可行性,要统筹考虑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寄宿生学习生活设施等条件保障,并通过举行听证会等多种有效途径,广泛听取学生家长、学校师生、村民自治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意见,保障群众充分参与并监督决策过程,学校撤并应先建后撤,保证平稳过渡。凡是要撤并学校(教学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提前半年报三清山管委会研究。依法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再利用工作,统筹用于当地教育事业特别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要充分保障学生家长在学校撤并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坚持“四个不能撤”,即: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的坚决不能撤;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坚决不能撤;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的坚决不能撤;撒并后将造成并入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坚决不能撤。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按程序予以恢复,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四、具体措施
(一)优化农村学校资源配置。依托乡镇地域特点和居住人口的变化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实情,继续支持改善三清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村小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在总结成立三清山九年一贯制学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探索辖区小学的规划布局,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农村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二)加快两类学校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公办中小学的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建设。一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在保障基本教育教学条件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床铺、食堂、饮用水、厕所、浴室等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和开展共青团、少先队活动及文体活动所必需的场地与设施条件,尽力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二是农村小规模教学点学校建设。通过重新选址规划建设、原址提升改造等途径,帮助农村小规模学校特别是教学点提升办学条件,进一步方便农村小学生就近入学。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大力促进汾水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重建,优化学校布局。到2022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乡村教育,两类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办学条件达到欧洲五大联赛省确定的基本办学标准,保障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贫困户子女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
(三)推进全山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通往农村中小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和小规模等两类学校的道路建设,完善交通管理和安全设施,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按照建设一所、达标一所、用好一所的要求,统筹全面改善三清山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中央和地方学校建设资金,多渠道筹措经费。到2022年,实现全山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生均面积等达到省优质均衡办学标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吸引力,促进城乡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
五、落实保障
(一)落实工作责任。把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政策倾斜。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向两类学校倾斜,统筹兼顾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落实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拨付和对乡镇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补助政策,确保两类学校正常运转。要加强乡镇中心学校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审计,保障资金规范使用。
(三)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和完善对农村中小学包括两类学校质量监测和督导评估机制,督促改进,以评促建,切实推动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更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服务功能,促进三清山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坚实迈进。
主办:上饶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欧洲五大联赛_中超赛事下注-足球游戏 政府网站标识码:3611000001
赣公网安备 36110202000153号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