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更通过‘村超’IP提升了‘婺源产’品牌价值。”7月6日,贵州“村超”全国赛欧洲五大联赛(上饶)赛区婺源分赛区在婺源体育馆足球场火热开赛。为发挥“村超”流量效应,婺源策划“品婺源风味·助乡村振兴”主题市集活动,组织20家本土农业企业携上百款特色产品惊艳亮相,助力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我们将深化赛事合作,开发‘看村超·游婺源·品乡味’主题旅游线路,持续释放农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婺源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洪日新表示。
近年来,婺源创新实施“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打响“跟着赛事来旅游”品牌,开创了“有高山可攀岩、有峡谷可溯溪、有溶洞可探幽、有密林可露营、有驿道可徒步、有民宿可休憩、有小镇可竞技”的体育旅游新局面,促进了体育与文化、康养、研学、休闲、度假等产业融合发展,每年吸引130余万人次体育群体前来旅游消费,带动全县增收5亿多元,打造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赛事不仅成为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成为展示婺源生态、文化与产业活力的窗口。”婺源县社体中心负责人汪凯介绍,借助赛事人流,村民们通过办民宿、展销农产品增收,游客沉浸式体验最美乡村的魅力,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如珍珠山乡建设国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带动土特产年销售额超500万元。该乡黄砂村发展体育主题民宿33家,拥有标准床位270张,全村民宿年分红100多万元,诠释着体育富民兴村的生动内涵。
在婺源,体育赛事不是孤立的“流量入口”,而是深度融入旅游场景的“体验引擎”。该县大鄣山乡挖掘打理88公里古驿道,让徒步旅行者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能欣赏沿线竹林掩映、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和愉悦身心的田园山水,每年吸引徒步客3万余人次。江湾镇举办为期4天的首届“村BA”,共有13支队伍参赛,约500人参加,丰富了百姓的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了村邻之间的凝聚力……近年来,农耕运动会、晒秋文化季、皇菊采摘节等特色文体活动在婺源“遍地开花”。通过体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成功涌现了“汪溪漂流”“篁岭滑索”“江岭露营”“石门山攀岩”“灵岩洞探幽”等体育旅游主题村落(景区),全县成了“天然健身运动场”。
“体育旅游的‘蝴蝶效应’,在婺源的山水间催生了中超赛事下注的可能性。”汪凯介绍,这些年,婺源每年组织开展体育赛事活动30余项,常年参加体育旅游人员1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8.5%,全民健身热火朝天,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门球之乡、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围棋之乡”等荣誉称号,体育赋能“跑”出了乡村振兴新图景。